Page 27 - 機械製圖實習升學寶典
P. 27

Chapter 2 製圖設備與用具


                     種   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明
                     類   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  製圖鉛筆可分木質鉛筆、填心鉛筆(自動鉛筆)、工程筆三種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    (2)   填心鉛筆之筆心常用者有 0.3、0.5、0.7、0.9 mm 四種,筆心無需研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鉛    (3)   自動鉛筆依線條粗細選用相同筆寬來畫線,筆身與圖面成 90°,需略微轉動筆身以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筆        線條深黑紮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   工程筆其筆心直徑為 2 mm,使用時,可自由調整筆心伸出的長度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    分為筆帽、保濕套頭、筆尖本體、墨水管、筆桿等五部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  傳統規格:其規格採等距分級,可分 0.1、 0.2、 0.3、 0.4、 0.5、 0.6、 0.8、 1.0 及 1.2 等 9 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    (2)  ISO 規格:其規格採等比分級,比例為  2 倍,可分 0.13、0.18、0.25、0.35、0.5、0.7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0、1.4 及 2.0 等 9 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針        (1)   針筆粗細規格的選用,視圖面大小而定,請參考下表:
                     筆                粗           1.0        0.8         0.7        0.6         0.5        0.3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           0.7        0.6         0.5        0.4        0.35        0.2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            細          0.35        0.3        0.25        0.2        0.18        0.1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  常用的規格為粗線 0.5 mm、中線 0.35 mm、細線 0.18 mm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  針筆畫線時,筆尖與紙面需成 90° 垂直,為避免造成線條粗細不均勻,或使筆尖磨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畫線時,運筆方向可略微傾斜,不可超過 5° 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鴨   使    (1)   係利用液體表面張力的原理,使墨水吸附於鴨嘴筆上,主要用來畫線或圓弧,不能用
                     嘴            來寫字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筆   用    (2)   畫直線時,筆身沿畫線方向與圖面約成 60° 角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立即 練習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  ɨΐᗫ׵Ⴁྡདഅഅː͟೷ЇழٙરΐනҏdО٫͍ᆽk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2HeFeHBeHc              (B) 2HeHBeHeF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C) 2HeHeFeHBc              (D)HBeHeFe2H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   ɨΐО၇དഅٙഅːdቇ͜׵ᖭႡҁϓྡᇃٙᇞૢd˸ʿЪމ෥஝ٙഅːkc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4Bc(B) Bc(C) Hc(D) 4H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   ԱႡྡདഅٙ஝ࣸʱᗳdɨΐО٫ʔ݊˜ʕॴ™Ⴁྡདഅٙ஝ࣸk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Fc(B) HBc(C) 2Hc(D) 4H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   ɨΐᗫ׵Ⴁྡ͜ІਗདഅٙાࠑdО٫͍ᆽk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Іਗདഅٙഅː੬͜٫Ϟ 0.3e0.5e0.7e0.9 mm ̬၇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B) ІਗདഅٙഅːӚϞഃॴʘʱdШϞ୑୚ʘʱc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C) ІਗདഅԱᇞૢ୑୚፯͜അᄱd೥ᇞࣛʔცᔷਗഅԒ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D) Іਗདഅ೥ᇞࣛცၾྡࠦϓ 60°f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
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