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 - AD02107_計算機概論超越講義
P. 25
1-3
第
1-2 電腦發展簡史 ( 註:本節不是課綱指定內容,但仍具學習價值,可略讀 ) 1
一 電腦發展紀事(延伸內容) ※ 章
1. 電腦的學名為電子計算機(Computer),其發展過程從機械時期到電子時期,下
第
表為歷史上重要的人事物。
2
表 1-2 歷史上有關早期計算機的紀事
代表產品 說 明 章
算盤 人類最早具有計算概念的工具,三千多年前由中國人發明。
加法器 1642 年法國數學家巴斯卡所發明,以齒輪帶動計數轉盤進行加法運算。
第
1833 年英國數學家巴貝奇所發明,用於四則運算;具有現代電腦輸入、輸出、
差分機
處理及記憶功能;巴貝奇因此被尊稱為計算機之父(不是電子計算機)。 3
打孔卡片 1890 年美國統計學家何樂禮發明,以打孔位置來儲存資料。
MARK 1 1944 年美國艾肯教授以電磁繼電器所製成,為第一部機械式計算機。 章
ABC 1942 年第一部實驗用數位電腦。
ENIAC 1946 年第一部一般用途電腦,首先用於彈道運算。 第
1945 年馮紐曼提出內儲程式概念,加速電腦的處理能力;馮紐曼因此被尊稱為
內儲程式 電子計算機之父。 4
1949 年劍橋大學設計出第一部內儲程式電腦 EDSAC,使用真空管為主要元件。 章
UNIVAC 1951 年第一部商用電腦,首先用於人口普查上。
電腦語言 1957 年 FORTRAN、1961 年 COBOL、1964 年 BASIC 語言。
早期微電腦 1977 年 Apple-II 微電腦 (Microcomputer)、1981 年 IBM PC。 第
1971 年 Intel 推出 4004 CPU、1979 年 8088、1978 年 8086、1982 年 80286。
微處理器 CPU 5
1985 年後陸續推出 80386、486、Pentium、雙核心、四核心等 CPU。
章
2. 電腦依主要元件不同而分,有下列四個年代:
表 1-3 電腦世代 第
年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6
比較項目 1946 ~ 1958 1959 ~ 1964 1965 ~ 1970 1970 以後
章
超大型積體電路
主要元件 真空管 電晶體 積體電路 (IC)
(VLSI)
主記憶體 磁鼓 磁蕊 磁蕊、半導體 半導體 第
磁碟、光碟、
輔助記憶體 打孔卡片 磁帶、磁碟 磁帶、磁碟
Flash ROM 7
組合語言、高階語 再加上 再加上 C、
使用語言 言 (FORTRAN、 APL、PL/1、 Pascal、Visual 章
或軟體 機器語言
COBOL) BASIC 等 系列及各種應用軟體
運算速度 約為毫秒 約為微秒 約為奈秒 約為皮秒以上
–9
–6
–3
計算單位 ms(10 秒 ) μs(10 秒 ) ns(10 秒 ) ps(10 –12 秒 ) 第
ENIAC TX-O IBM 360 APPLE Ⅱ
代表性 UNIVAC IBM 7090 PDP-11 IBM PC 系列 8
機種
EDSAC CDC 6600 CDC-7600 APPLE iMac 章
3. 積體電路(Integrated Circuit,IC):將電路元件(如電晶體、二極體、電阻)
聚集在半導體矽晶片上,稱為積體電路;依晶片上元件多寡而分有: 第
9
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