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 - AD01605_電子學實習升學寶典含解析
P. 15
Electronics Practice
1. 工業安全
工場安全的目的在於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。工場安全教育其直接目的在避
免人員與設備受損,間接目的則在於提高生產力及安定勞工生活。
(1) 意外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
意外事故因素 發 生 肇 因
人員的因素 工作人員的疏忽,通常是不知、不顧、不能、不理、粗心或遲鈍所造成。
機械設備的因素 缺乏安全防護,不正確的操作或未落實定期保養。
環境因素 照明不良,通風不良,噪音太大,粉塵,不適當的廠房建築或不整潔的廠房。
(2) 用電安全
電是工場不可或缺的能源,如果缺乏用電常識或使用不當,可能引起嚴
重的災害,並導致人員及設備的損傷。因此使用電器時應特別注意,正確的
使用方法與安全防護。
用電安全常識
1 使用電氣設備之前應先了解電源的電壓值,並依規定選擇合適的電源電壓。
2 使用電氣設備前應先做安全檢查。
3 電路應依額定負載選擇足夠負載流量的導線。
4 關閉裝置位置應適當,以便隨時切斷線路,保護用電設備。
5 接地線(綠色)上不可裝置保險絲。
6 保險絲的換裝應依電路電流容量選擇適當的保險絲。
7 無熔絲開關跳脫切斷電源時,應檢查電氣電路排除故障後,才可再啟動開關送電。
8 電動機及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按規定接地,並定時檢查接地點是否鬆動及脫落。
9 電動機不可過載運轉。
10 發現電線或電路絕緣包覆破損時,應該迅速修理更換。
11 拔掉電器插頭時應握住插頭處,不可握住電線拉扯。
12 輕便電器工具應予接地,不可將接地線剪掉或使用轉接頭。
13 裝置於潮濕場所之電路設備,應裝設漏電斷路器予以保護。
0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