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 - AD01605_電子學實習升學寶典含解析
P. 17
Electronics Practice
2. 急救處理
急救處理是對傷者緊急照料,維持其生命現象,除去傷害因素,阻止傷勢
惡化,並給予心理上的鼓舞及信心,直到獲得醫護人員救治為止。簡單的說急
救處理之目的就是救命。急救方法依傷患種類的不同,可分述如下表:
傷患種類 急 救 步 驟
1. 使傷患靜臥,並將出血部位設法抬高。
外傷急救 2. 以清潔或消毒的紗布止血,綁緊繃帶,以控制出血,但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。
3. 盡快送外科醫院診治。
閉鎖性骨折:(骨斷皮未破)
1. 盡可能置傷肢於自然的位置。
2. 使用副木固定患部,並用繃帶或布條固定之。
骨折急救 開放性骨折:(斷骨端貫穿皮膚)
1. 用壓力繃帶止血。
2. 將敷料固定於傷口上。
3. 使患者靜臥,用護木固定,使其回復自然的位置。
1. 沖:以流動的冷水沖洗灼傷部位15~30分鐘。
2. 脫:以冷水沖洗,同時小心脫除灼傷部位的衣物。
3. 泡:於冷水中泡10~30分鐘,以降低傷口疼痛。
灼傷急救
4. 蓋:以乾淨的毛巾蓋住傷口,防止細菌感染。
5. 送:緊急送醫(輕度灼傷除外)。
(人體的皮膚因受到熱、冷、火、化學藥品等傷害)
1. 視情況可直接壓迫傷口,或壓迫止血點,或採止血帶止血法(需每15分鐘鬆解一次)。
出血急救
2. 立即送醫。
1. 使之仰臥,識別有無心跳,如無心跳應馬上施以心肺復甦術。
心臟急救 2. 如意識清醒,讓患者半坐著,膝蓋屈起,不要讓患者移動,減輕心臟負荷。
3. 立即送醫。
1. 傷患呼吸停止時,必須立即實行人工呼吸。
2. 口對口人工呼吸方法為:施行者先深呼吸,然後捏住患者的鼻子,將自己肺中的空氣
呼吸急救 經由口對口吹入患者的肺中,其速度約為每分鐘12~15次,(如:患者為小孩時,應
增加至每分鐘20次)。
3. 直至患者恢復呼吸為止。
3. 消防安全
(1) 火災的種類的區分:
火災的種類 引起火災的物質 最有效的滅火方法
甲類火災 一般可燃性固體,如木材、紙張、衣服、塑膠、 水或含大量水分的溶劑滅火最
(A類火災) 廢料等所引起的火災。 有效。
由可燃性液體或可燃性氣體與固體油脂類物質 最有效的滅火方法為隔絕空氣
乙類火災 中的氧氣。
(B類火災) 所引起的火災。例如:汽油、機油、燃料油、溶
劑、酒精、油霧、液化石油氣等。 禁止用水灌注。
丙類火災 係由電力設施或電氣設備所引起的火災。例如: 滅火時應先關閉電源,並使用非
(C類火災) 馬達、開關設備、變壓器及通電線路等。 導電滅火劑。
丁類火災 由可燃性金屬,如鉀、鈉、鈦、鎂等易氧化類金 需要特種技術,使用特種金屬化
(D類火災) 屬或浸水性物質所引起的火災。 學乾粉撲滅。
0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