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 - ePD11801_升科大四技共同科目國文、英文、數學A歷屆試題考前模擬考_課本PDF
P. 14
國文 歷屆試題
( ) 15. 甲、乙二詩共同述及的內容為何?
(A) 江山如故 (B) 旅途奔波 (C) 世態炎涼 (D) 黃粱一夢。
( ) 16. 下列關於甲、乙詩句的解釋,何者最符合詩意?
(A) 甲詩「多是寒了的,與暑了的追迫」意謂回憶冰消瓦解
(B) 乙詩「雞聲茅店月,人跡板橋霜」暗指旅人清晨趕路
(C) 甲詩的「葉籜」和乙詩的「落葉」皆比喻腸枯思竭
(D) 甲、乙二詩的「雁」,詩人皆以之自比籠中之鳥。
▲閱讀下文,回答第 17-18 題
甲、 太祖皇帝一日閱遠方驛夫,見一小兒在其中,問之,兒對曰:「臣父當此役,近日死,
臣代役耳。」上曰:「你幾歲?」兒對曰:「七歲。」上曰:「能作對麼?」兒對曰:「能。」
上曰:「七歲孩兒當馬驛」,即應聲云:「 」。上大喜,蠲其役。
(祝允明《前聞記》)
乙、 太祖常微行,遇一監生,同飲於酒家,奈坐已滿,回觀惟有土神之几,太祖遂移神於地曰:
「且讓我。」因對飲,問生曰:「何處人?」生曰:「重慶。」帝因出對曰:「千里為重,
重水重山重慶府」,生對:「一人成大,大邦大國大明君」。帝甚喜,散後,酒主復移
土神上坐。是夜夢神曰:「皇帝命我不可上坐。」方疑之,則聞朝廷召昨日飲酒監生與
官矣,然後知太祖焉。故今天下土地多坐於下。 (郎瑛《七修類稿》)
( ) 17. 依據對聯原則與故事情境,甲文 內小兒所對的下聯應是:
(A) 萬年天子坐龍庭 (B) 萬里長征人未還 (C) 萬頃江田一鷺飛 (D) 萬古惟留楚客悲。
( ) 18. 依據上文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
(A) 甲文小兒與乙文監生在應答時,均不知太祖的真實身分
(B) 甲、乙二文的太祖,均因欣賞能對出佳聯者而施予恩典
(C) 乙文的對聯巧妙運用合字 ( 千+里=重,一+人=大 ) 開展句意
(D) 乙文的土神敬畏皇帝,故託夢給酒家主人,表示不敢復坐於原處。
▲閱讀下文,回答第 19-20 題
弈秋,通國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誨二人弈,其一人專心致志,惟弈秋之為聽;一人雖聽之,
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,思援弓繳而射之,雖與之俱學,弗若之矣。為是其智弗若與?曰:非
然也。 (《孟子.告子上》)
繳:生絲繩,可用以繫矢而射。
( ) 19. 下列文句,何者最接近上文的主旨?
(A) 常人貴遠賤近,向聲背實 (B) 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
(C) 目不能兩視而明,耳不能兩聽而聰 (D) 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塵埃乎。
( ) 20. 「惟弈秋之為聽」意謂「惟聽弈秋」,但書寫時將「弈秋」移到動詞「聽」的前面。下列畫底
線的文句,何者也有相同的表意方式?
(A) 百年老屋,塵泥滲漉,雨澤下注
(B)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,然以功業大,人莫之非
(C) 傾壺而醉,醉則更相枕以臥,臥而夢,意有所極,夢亦同趣
(D) 暮春之初,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,修禊事也,群賢畢至,少長咸集。
▲閱讀下文,回答第 21-23 題
一月底,跟隨無線電訊號來到溪邊的山腰,大約傍晚 6 點,濃密枝叢中傳
來的「嗚呼……」透露令人驚喜的秘密—— 原來,我們追蹤的母黃魚鴞是有夫之
婦!在人們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同時,黃魚鴞夫婦也為了新生命而忙碌。
全世界逐水而居的魚鴞只有 7 種,其中 4 種住在亞洲。黃魚鴞雖是臺灣體
型最大的貓頭鷹,但比起亞洲魚鴞的大哥大—— 毛腳魚鴞仍矮上一個頭。一個黃
魚鴞家庭所需的溪段長達 5 ~ 8 公里,且周邊要有廣大的原始林方能維生。藏
身隱祕加上分佈密度低,無怪乎牠們是臺灣目前最晚被發現的留鳥。
國 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