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 - eEC10410_普通化學實習(下)_課本PDF
P. 29
化學反應速率之測定 19 19
亞士方程式(Arrhenius equation)來說明:
–Ea
速率常數 k = Ae ,A:反應特性常數。E :活化能。R:氣體常數。T:絕對溫度。
RT
a
根據阿瑞尼亞士方程式計算的結果,在室溫附近每增加 10℃,反應速率約增為兩
3
倍。故由 15℃上升到 45℃,反應速率變為原來的 2 = 8 倍,可是粒子速率只增為
/288
318
= 1.05 倍,所以因碰撞頻率增加使得反應速率變大僅約 1.05 倍,比 8 倍
小很多,故反應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超越低限能的粒子數增加的關係。
5. 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大小(顆粒大小):反應物粒子接觸面積越大(或顆粒越小),則
碰撞頻率越大,反應速率也越大。像在麵粉工廠、採煤礦坑一遇火源就很可能會有
爆炸的危險。
6. 催化劑:有參與反應使反應速率改變,但反應前後其量不增不減者稱為催化劑,又
稱觸媒(生物催化劑稱為酵素或 酶)。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速率是因其能改變反應途
徑,而使反應的活化能改變;由阿瑞尼亞士方程式可知,能使反應的活化能變小的
催化劑可增加反應速率稱為正催化劑,像受傷流血時以雙氧水滴在傷口上,會發現
雙氧水快速產生氣泡,就是血中的鐵離子催化所致。能使反應的活化能變大的催化
劑可減少反應速率稱為負催化劑,像雙氧水中加一些磷酸可減緩分解反應。
7. 光催化作用:有些反應需要光(輻射線 )的照射才能快速反應,像葉綠素行光合作
用,製造高分子聚合物之鏈鎖反應及照相底片之感光等等。
3 碘酸鉀(KIO )溶液與亞硫酸氫鈉
3
(NaHSO )溶液的反應方程式
3
–
–
IO 3 (aq) + 3HSO 3 (aq) → I – (aq) + 3SO 4 2– (aq) + 3H + (aq) 。
–
當亞硫酸氫鈉消耗完,過量的 IO 3 (aq) 立即與 I – (aq) 繼續反應生成 I :
2(s)
IO 3 (aq) + 5I – (aq) + 6H + (aq) 澱粉 3I 2(s) + 3H O 。
–
(l)
2
碘分子一遇到澱粉即生成深藍色錯合物。因此,由深藍色的出現來判斷反應已完全作用
完畢。
為防止下列反應的發生,碘酸鉀(KIO )必須過量,否則將不出現深藍色:
3
I 2(s) + HSO 3 (aq) + H O → 2I – (aq) + SO 4 2– (aq) + 3H + (aq) 。
–
2
(l)
上述這種將反應物混合後開始計時,等限量試劑完全作用掉而發生變色或產生沉澱
時停止計時,測出反應所需時間的操作稱為秒錶反應 (clock reaction)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