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 - eBC20410_機械力學 下_課本PDF
P. 21

Chapter 9   張力與壓力         11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圖中,各區域及各點之意義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OA 區域:為線性區域(Linear Region),在此區域內應力與應變成正比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 A 點: 為應力與應變成正比之最大界限,稱為比例限度(Proportional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mit)。另外,材料受外力作用,而將外力移去後,材料會恢復原狀的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界限,稱為彈性限度(Elastic Limit)。一般而言,彈性限度會稍大於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限度,但在比例限度與彈性限度之間,並非成線性關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 B 點:為降伏點(Yielding Point),材料在此處開始產生降伏現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 BC 區域:此區域稱為完全塑性(Perfect Plasticity)或降伏(Yielding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在通過 B 點後,受外力變形會無法完全恢復原狀,而產生永久變形,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性質稱為塑性。在此區域內,應力並沒有顯著增加,但應變卻增加迅速,此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象即為降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 CD 區域:此區域為應變硬化(Strain Hardening)區。所謂應變硬化是指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在此區間,負荷增大後會繼續變形,但其應力與應變間已無線性關係。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材料的觀點來說,此區代表了材料因變形改變其內部原子晶體結構,產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對進一步變形的阻力,這種因變形而增強強度的作用,稱為應變硬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  D 點:為材料之極限應力(Ultimate Stress),即材料能承受之最大應力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.  DE 區域:材料在此區域會產生頸縮(Necking)現象。所謂頸縮現象是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在通過極限應力後,在材料即將破壞時,其截面尺寸會有迅速縮小的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象。其材料試驗結果,如圖 9-14 所示。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 9-14  材料之頸縮現象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.  E 點:材料之破壞斷裂處,其應力值會小於極限應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.  在上述應力-應變圖中,實線部分的應力係以材料未變形前之截面積(為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值)來計算的結果,而虛線部分的應力則是以實際變形後的截面積(逐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變小)計算的結果。
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