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 - Unknown
P. 25

二.中國古代的旅宿業發展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最早出現符合旅館定義的記載始於商代,而有完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館制度記載的是《周禮》。最早並無旅館一詞,而是用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的名稱來代表,中國古代的旅館發展重要記事說明如下。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पேeय़ळፌᅳ࣌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《周禮》寫道:「凡國野之道,十里有廬,廬有飲食;三十里有宿,宿有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室,路室有委;五十里有市,市有候館,候館有積」,其中的「廬」是指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件簡陋可以短暫休息的小屋;「宿」是指有房室和生活設施的小屋;「路室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指客房;「候館」是指有樓可以觀望的房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 春秋時期的「館舍」為官方經營的招待所,設備豪華;而「客舍」則為私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營的旅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ਇ׽eᲇᏮೆ๺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漢朝出現「店歷」,概念與現今的住宿登記簿相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 秦漢時期的「亭」,為國家設立提供給驛差或是旅人休息使用的場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 魏晉南北朝設有「邸店」,是一種民間經營的旅館,常見於市場附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ᡬ౜࣌ظ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「禮賓院」、「四方館」,是政府設立用來招待前來朝貢的外賓使用之處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國家級的招待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 此時期民間設有「波斯邸」,是私人經營專門用來接待外賓的高級處所,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似現今的國際觀光旅館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૙ݩ໌ਗ਼࣌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 宋朝的「官屋」,是國營且營利的單位,用來接待官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 元朝的「會同館」亦是政府設立,用來接待外賓並提供住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 元朝時期民間旅館已有分級的概念,例如「頭間房」是上等房、「陋房」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經濟房價的客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 明清時期有「客棧」或「酒樓」出現;客棧是以提供住宿為主,餐飲為輔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酒樓則反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 明清時期的民間旅館,在經營上也有市場區隔的概念,一般分為「官房」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普遍房」、「通鋪」三類。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apter 5 旅宿業        15







          HC10210_New.indd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/12/23   上午 10:58:58
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