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 - ePD15107_升科大四技工程與管理類基礎物理跨越講義含解析_課本PDF
P. 33

1-11
                  ★ (   )  8.  力的單位是「牛頓」,若以基本量單位表示可寫成下列何者 ?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第 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公斤 · 公尺  ⁄ 秒  (B) 公斤 · 公尺 ⁄ 秒  (C) 公斤 · 公尺  ⁄ 秒  (D) 公斤 · 公尺 ⁄ 秒 。

                  ★ (   )  9.  下列何者為壓力的單位?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 公斤重 (B) 公斤 · 公尺 (C) 公斤 · 公尺 ⁄ 秒  (D) 公斤 ⁄ (公尺 · 秒 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
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次守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-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
                  ★ (   ) 10.  繩波的波速 v 與繩子的線密度 μ、繩子的張力 F 有關,利用因次分析,則下列何者可能為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波波速的公式? (A) v = μF (B) v = μF  (C) v =                 +  (D) v =   µF 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µ
                  ★ (   ) 11.  長江後浪(深水區)推前浪(淺水區),水波的波速在深水區和在淺水區不同 。而水波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波速 v 與水深 h、重力加速度 g 有關,利用因次分析,則下列何者可能為水波波速的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 ? (A) v = gh (B) v = g h (C) v =           (D) v =  gh 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



                    1-4  向量的合成與分解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點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 P.3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純量與向量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 純量:不具方向性的物理量稱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:質量、時間、密度、溫度、路徑長、速率、功、能量、電容、電位等皆為純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 向量:具有方向性的物理量稱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:重量、力、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、動量、力矩、電場、磁場等皆為向量 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向量的表示法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 符號表示法:在代表物理量的符號上方,加一個箭號來表示此向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:我們以               代表速度,以                代表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 圖示法:以有向線段代表向量,有向線段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表向量大小,有向線段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表向量方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特別角的三角函數: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 2    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°                      30°                    37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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a)45° – 45° – 90°      (b)30° – 60° – 90°       (c)37° – 53° – 90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▲圖 1-1 特殊直角三角形
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