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 - eIC10410_烘焙食品加工實習(下)_課本PDF
P. 20
7-1-3 麵包之老化
麵糰經烤焙離開烤爐後,由鬆軟溼潤或鬆脆之製品,發生品質變化,麵包表皮由脆
而變堅韌,風味亦變差,即為麵包的老化。
1 老化的原因
(1) 溫度
麵包老化的速度在 0℃時最快,若貯藏於 60℃以上,經 24 ~ 48 小時後,仍保持
非常新鮮狀態。溫度由 -10℃到 -185℃,又逐漸能保持新鮮狀態,將產品以塑膠袋包裝
後,低溫之冷凍可增長貯藏時間。使用時將其置於室溫回溫,需時要可以約 100℃烤溫
回溫一下即可,亦可於表面包覆紙巾後拍溼,使用微波爐加熱半分鐘,即可回軟。
(2) 澱粉
麵包內之水分愈多,則保持柔軟時間愈久。麵包之硬化,主要是由於澱粉之回凝
作用(Retrogradation)或稱為老化作用所引起,麵粉內約含 70%之澱粉,其中 74%~
81%為支鏈澱粉(amylopectin),19 ~ 26%為直鏈澱粉(amylose),直鏈澱粉較易發
生回凝作用,而支鏈澱粉則較不明顯。
將麵粉作成麵糰並烤成麵包之後,澱粉有的完全糊化(completely gelatinized),
有的部分膠化。已經膠化的澱粉由不可溶性變成了可溶性,但麵包出爐後,隨著貯藏時
間增加,已吸水膠化之澱粉又失去水分,此水分被麵筋吸收,則本來可溶性之澱粉又逐
漸變成不溶性,麵包也逐漸硬化。
溫度 0℃時回凝作用最快,溫度降到 -25℃以下時,由於分子間沒有充裕時間來安
排結晶的位子,因此回凝作用不易進行。將已回凝之澱粉膠體再加熱到 100℃,則部分
已回凝之澱粉又恢復原來之狀態,如加壓加熱到 125℃,則可以完全恢復原來之狀態。
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