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 - HC10510_中餐烹調實習(上)
P. 13
第 1 章 中餐飲食文化與發展
年。包括新石器時代( 約 6000 年 )、夏商周( 約 1300 年 )、春秋戰國( 約 500 年 )三個
各有特色的階段。此乃中國烹飪的草創時期。歷代的先祖,經過不斷的努力與創造,帶
來了輝煌的烹調技術,也為後代留下多采而豐富的文化遺產。以下介紹各時期中餐演進
與發展的特點:
表 1-1 中餐各時期的演進與發展
年 代 時 期 演 進 與 發 展
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由於沒有文字,烹飪演變的概況,只能依靠出土文
的烹飪 物、神話傳說以及後世史籍來進行推斷。
1. 烹調原料方面:原料以“五"命名,如“五穀"(稷、黍、
麥、菽、麻籽),“五畜"(牛、羊、豬、犬、雞),“五
果"(棗、李、栗、杏、桃)等。
2. 器具方面:青銅器皿、陶製炊具登上了烹飪舞臺。食器以玉
夏商周三代 石、漆、象牙等為材料製作的為貴族所享用。
西元前221年 的烹飪 3. “周代八珍”是專為周天子準備的宴飲美食,它由兩飯六菜組
秦始皇統一 成。
中國止,共 4. 「伊尹」為商朝著名宰相因為善於烹飪雁羹和魚醬,並將治國
約7800年 的技術以烹飪技巧作比喻,以輔佐商湯成為明君的事蹟被後世
推為烹調之聖。
1. 以人工培育的農產品為主要烹調原料。由於大量墾荒,興修水
利,使用牛耕和鐵製農具,農產品的數量增多,品質也提高。
春秋戰國 2. 鐵質鍋釜嶄露頭角,它較青銅炊具更為先進。同時,動物性油
的烹飪 脂和調味品,也日益增多。
3. 春秋時期名廚「易牙」,不僅精於烹調而且擅長於辨味,在台
灣地區餐飲界,至今仍多以易牙為行業祖師爺。
1. 在烹調原料方面:張騫兩次出使西域,開闢絲綢之路,帶回胡
麻、胡荽、黃瓜、胡蒜等大量蔬菜瓜果。
2. 在炊飲器皿方面:鐵製炊具已開始用於烹飪,漆質餐具青瓷、
西元前221~
秦漢魏 華貴的金器、玲瓏剔透的玉器配套,提高了菜餚檔次。
西元589年共
六朝時期 3. 秦漢時期「呂氏春秋-本味」對烹飪從選料、加工到調味、火
810年
候等都作了系統而科學的論述,提及火候「旺火、溫火、小
火」之意,並強調五味「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」,調和得當方
能發揮烹調的精華。是中國現存最早烹飪理論著作之一。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