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 - IC10110_農業概論(上)
P. 18
10 農業概論 ( 上 )
四 配合人口增加d貢獻社會穩定發展
在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(Malthus, 1766 ~ 1834)人口論曾推論,人口的成
長是幾何級數增加,但是糧食的生產,則是算術級數增加,因此總有可能會產生
糧食不足的地方,但是由於農業技術的改良與提升,也幫助糧食生產技術不斷提
升,此部分的增加也會同時增加社會的穩定發展。
五 帶動農業科技的發展
未來將面臨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,為了提高農業的生產量,以因應人類生活
所需,有三項因素要考量:
1 作物品種改良
選擇優良的品種栽培,方能展現其生產潛力。如臺灣最大宗淡水養殖魚
種吳郭魚,便是養殖業者引進南非、日本、以色列吉利羅非魚、尼羅羅非魚
和奧利亞羅非魚,經由雜交育種、品種改良而成。而目前臺灣飼養的蛋雞、
肉雞與兼用雞,亦大多由國外引進並經過改良的品種。
2 栽培方法與環境因素的改善
若品種優良,再採取適當的栽培方法與環境,配合作物生長發育習性,
將使作物成長順利,進而產量豐富,以達人類目標所需求。如畜牧業從美國
等地引進藍瑞斯、杜洛克等豬隻品種,篩選培育出不僅能適應臺灣高溫溼潤
環境,表現出良好的生長性能,且豬肉品質符合歐美市場要求的改良品種。
3 農業技術水準的提升
具備優良品種及理想栽培環境外,
其他如種子的選育、預防措施、耕種技
環境條件
術、灌溉、排水、施肥量與方法、病蟲
害防治、雜草防除、收穫調製等配合適
宜,則可以預期作物的高產量(圖 1-7), 作物之收量
如甜柿栽培剪枝技術的改進;林業的採 作物之
種園和母樹林可以生產優良種子;蓮霧 遺傳性 栽培技術
的修剪、施肥和調整種植間距等,都是
1-7 作物栽培條件的三角關係
農業技術水準提升的例證。